4月13日,AI赋能重庆制造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重庆软件园举行。作为活动主办方,重庆软件园以 “产业开放平台” 定位打造交流场景,会议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三大板块,共商AI+制造业在重庆的本地化创新发展路径。
会上,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详细介绍了重庆市制造业产业发展和AI赋能应用情况。他指出,2024 年,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西部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技改投资、工业利润等指标均实现显著增长。同时,重庆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生态逐步完善,但仍需在技术创新、产品供给等方面发力。
活动现场。重庆软件园供图
会上,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三大产业的企业代表围绕行业发展,以及AI如何落地等问题发言。
其中,中移物联网董事长蒋文隆发言提到,制造业的新趋势:数据要素丰富、生产环节智能跃升、垂直大模型驱动决策智能化。建议建立政府主导的双向信任机制,汇聚工厂标注数据,推动行业大模型建设;政府、企业、运营商共建良好测试环境,解决数据泄密等隐患;推动数据行业标准制定,为 AI 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罗蕾引导发言指出,汽车产业已进入 “AI 定义汽车” 时代,汽车产业要全栈式的创新,重庆要充分发挥汽车产业这个火车头的地位,带动机器人、低空经济,它们具有技术同源、供应链互通、应用场景融合的特点,具有极高的产业协同发展潜力。
中科云从总经理张立基于“如何打造工业的高质量数据集”给了如下建议,可以根据重庆丰富的产业链基础,去规划重庆的工业场景图谱,通过场景切口往下形成基于场景的数据集和模型,当一个个的场景被打造出来,相应的工业数据集和模型集就能聚集成为后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针对人才培养,多位嘉宾建言献策,提到要结合重庆产业基础,建议避免与北上广深同质化竞争,聚焦自身优势,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中走出独特路径。建立 “产业导师进课堂、学生团队进企业 ”的双进机制,打破传统模式,增加交叉学科,培养 “AI + 制造” 复合型人才。
http://cq.people.com.cn/n2/2025/0415/c367647-41197513.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