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抢了!哪吒天津人!小孩哥姓名,哪吒,天津陈塘(今河西陈塘庄)人,小学在读。”天津文旅发布的这一视频,只是多地争抢哪吒IP中的一例。哪吒再次归来,成为2025年春节假期的一大热点后,天津、宜宾、江油、南阳等多地均希望与这一“顶流”搭上关系。
近年来,只要有热点出圈,“蹭热点”几乎成为相关各地打开文旅“流量密码”的标准动作。那些可能带来“泼天流量”的存在,无论是大红的电影与游戏,还是特色美食、节庆活动,只要可以吸引流量,各地文旅部门都会上演一轮又一轮的借势营销。这样做的逻辑不难理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流量即资源,热点即机遇。通过蹭热点借势借力,地方文旅可以迅速吸引流量,提升知名度,树立目的地品牌的良好形象,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文旅行业的借势营销本无可厚非,只是想蹭好热点并不容易。实际操作中,个别地方的借势行为过于想当然,投机心态较重。比如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将本地与热点事件强行关联,不在本地特色和实际吸引力上做文章,只想借助表面功夫赚快钱;还有的为了博眼球,制造低俗、恶搞甚至不惜编造离奇的传说。这种“硬蹭”“恶蹭”的行为不仅会损害地方形象,还可能对当地的文化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理想的“蹭”应该是借势而非复制,创新而非模仿。热点事件往往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但如何将这种关注转化为实际的旅游消费,需要系统化思维和长期化布局,打好跨界融合牌,以全面提升取胜。借势营销不仅需要“噱头”,更要有实在有力的内容支撑,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通过“蹭热点”,实现热点事件与本地资源的无缝衔接。比如,一些拥有独特民俗文化的地方,可以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将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结合热点开发“非遗+旅游”“艺术+旅游”之类的文化创意产品,将文化内涵注入旅游体验之中,从而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将热点转化为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优势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从目的地建设、产品创新开发、营商环境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到基础设施改善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在推出某项活动或产品时,首先要注重产品的创新性,避免简单的复制和模仿;其次要考虑目的地的承载能力,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最后,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游客的整体体验。
杨劲松
文旅行业的“蹭热点”绝非一时的流量狂欢,而是一场需要战略眼光和系统化思维的长期战役。相比热点的抓取利用,城市的服务态度、文化氛围和营商环境的提升与优化可能更加重要,也需要长期的坚持。
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5/02-11/1555442603.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