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春分篇”新闻发布会,各专家围绕春分时节的健康养生、合理膳食、体重管理、睡眠健康、儿童疾病防治等,组织发布健康养生和疾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正当时 听专家齐讲春分养生_fororder_图片1
发布会现场 摄影 李媛
春分养生有攻略
春分时节,气候潮湿。湖南地区民众喜食辛辣食物,易引发胃肠疾病反复发作。从中医养生角度如何防治胃肠疾病?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徐寅看来,应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通过按揉太冲、内关穴平抑肝火或是聆听音乐舒缓情绪;要重视起居有常,提倡适量的运动,如坚持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疗法;要注重饮食调养,可选用本地应季之物,如藠头炒肉、香椿煎蛋、春笋煨汤、紫苏煎茶等,同时多用薏苡仁、芡实、茯苓等祛湿食材,辅以苏叶、薄荷等疏肝药材入膳,少吃油腻、高糖、重口味食物。
“重油、重盐、重辣”的饮食习惯同时会增加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患病风险,增加居民健康负担。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潘宏伟认为,可以通过优化烹饪方式、选择健康食用油、调整饮食习惯等方式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在春季,气候与生理变化、情绪波动、生活规律改变、饮食不节等易导致出现睡眠问题。针对该问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常务副院长、主任医师伍大华介绍,可以通过建立适合自己的睡眠生物钟、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等保持规律作息,同时按时进食,避免晚餐过晚或睡前过饥过饱。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要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学会释放压力,适度运动。
科学减重有方法
会上,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营养师蔡华从对超重的科学认识展开介绍:判断合理体重最常用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其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但值得注意的是,BMI并非唯一标准。”蔡华说,应结合腰围、体脂率等指标来更全面地评估体重是否合理。
对于超重人群,蔡华建议:既要营养搭配、自律规范,更要加强锻炼、热爱运动。在饮食上,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优质蛋白质,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定时定量进餐,养成体重晨起打卡,早、中、晚餐打卡,运动打卡的习惯。在运动方面,每周要有有氧运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增加日常活动,多走路、爬楼梯、站立办公等,增加日常活动量,减少久坐时间。“需要提醒的是,运动要讲究循序渐进。”蔡华表示,刚开始运动时,不要急于求成,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受伤。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
儿童健康要重视
值此春分时节,农民春忙开始了,儿科也开始忙碌起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涤看来,春分时节,阴阳交替,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明显,儿童脏腑娇嫩,易受风邪、寒邪、湿邪等外邪侵袭。加上春季肝气旺盛,易克脾土,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抵抗力下降,因此儿童易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过敏性疾病和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如何预防保护?张涤建议:要早睡早起,适当“春捂”保暖;饮食营养要有充足的蛋白质;可以适当加强运动,提升阳气。“除了球类运动外,还可以放风筝、森林公园踏青等。”针对心理方面的问题,张涤表示,要加强心理疏导,注重亲子陪伴,在陪伴中发现其爱好,根据其爱好、性格引导孩子未来发展。
针对儿童肥胖问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涤在会上建议,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儿童肥胖危害性的认识;要保持日常饮食的营养均衡,及时纠正儿童挑食行为,避免摄入糖分过高的早餐,临睡前不进食,限制甜食或油炸类食物的摄入量;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增加运动锻炼。“现在春分节气,应该早睡早起,与日同光。”
https://news.cri.cn/n/20250320/bbecfe32-bd60-5aa8-1b28-162458cbde56.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