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路人行道,外卖骑手和骑车市民推行电动自行车,缓解人车通行冲突和隐患。
“这条路感觉变宽敞了。”近期,市民张小姐再次开车驶过愚园东路时发现,此前占据大半条车道、乱停放的非机动车都规矩地停在上街沿划线区里,通行体验显著提升。
交通状况改善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路边的咖啡店老板也是直接获益者。“道路秩序变好后,周边商务楼的白领更愿意来小马路City Walk城市漫步,我们店的营业流水明显增加。”
变化的发生,与静安公安交管部门的一项试点工作有关。今年2月下旬,南京西路—江宁路—康定路—镇宁路道路合围区域(含上述道路)被设置为“交通严管示范区”,不仅聚焦车辆、行人的安全管理,也对路政设施、交通组织等综合治理提出更高要求。运行近三个月,“示范区”取得了哪些管理成效?积累了哪些治理经验?
“小切口”治支小马路违停
愚园东路北侧,东海广场的临街商务楼,许多外卖店进驻其间。过去,每到工作日的午间和晚间用餐高峰,本就狭窄的愚园东路被无序停放的外卖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挤占,本就不宽敞的机动车道变得更加拥挤,只留下一小半车道给机动车和行人“走走停停”。
出现乱象的原因,并不是非机动车的停车需求无法满足。实际上,愚园东路的人行道早就规划了百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可一些外卖骑手和非机动车车主为图方便,选择无视这些停车位,将马路变成了非机动车临时停车场。
非机动车乱停放,相比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看似只是“小问题”,但在被视作交通毛细血管的支小马路,其对交通安全秩序的影响尤为突出。设“交通严管示范区”后,静安公安交管部门专门在用餐高峰时段,针对愚园东路的非机动车违停情况展开专项整治。
“我停了不到一分钟,刚在楼里取个餐就下来了,这也要罚吗?”中午11时40分许,静安公安分局交管支队一大队民警沈杰在愚园东路近常德路段拦下未按规定停放非机动车的外卖骑手孙先生。
对孙先生的质疑,沈杰一点也不意外。“上街沿明明有非机动车停放点,也有很多空位,车子停上去也就几秒钟时间。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把车停在路上,那这条路还怎么通车、过人呢?”沈杰还进一步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现在依法对你处罚30元。如有异议,可申请复议。如果你不配合执法,我可以依法暂扣你的车辆。”
自知理亏,孙先生开始求情:“能不能少罚点?”“你的心情我理解。但罚款多少不是我定的,是法律规定的。处罚的目的是教育,是为了让你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也是为了你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沈杰耐心解释。孙先生最后接受了处罚。
交警的现场执法行为,也在教育一旁的围观市民。几名试探着要把车停在马路边的外卖骑手,看到民警后转而把车推上人行道停放区。
这种被称作“小切口整治”的执法行动,定期在“示范区”开展。借助智能交通管理模型,结合具体路段的交通警情、事故和违法等情况,交管部门得以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整治行动。“我们希望以点带面,提升‘示范区’的执法效能。”静安公安分局交管支队一大队大队长丁文龙说。
正值午间用餐高峰,除交警外,愚园东路沿线还有多名辅警和保安一同参与管理,指挥来往不断的非机动车停到人行道停车区域内,路边还放着一排隔离桩,物理阻却车辆乱停放。为巩固执法效果,属地交管大队、派出所与街道协商,加派辅警、特保等力量,每天11时到13时30分、17时到19时,辅助民警管理愚园东路的非机动车通行和停放秩序。
在静安公安分局交管支队勤务路设大队大队长张稳看来,“交通严管示范区”的设立,不止于严格执法管理这一层面,“更要从中积累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管理’变‘治理’,形成长效常态”——这也被视作破解超大城市交通难题的关键。
调整信号灯配时改善交通
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里,愚园东路没有发现其他非机动车违法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时段或过了这个路口,也没有非机动车违法骑行的情况。”结合日常巡逻和执法管理经验,静安公安分局交管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朱迅骅表示,多数交通参与者的自觉守法意识越来越强,可交通违法具有随机性、反复性,“示范区”内的常态化现场整治,有助于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守法意识。
相比电子警察等非现场执法手段,交警在道路现场的管理和执法,更能体现教育和处罚结合的效果。为了科学配置警力,“示范区”内的公安派出所也被整合进交通联动管理队伍,协同交警参与道路管理和交通执法。
近期,静安公安分局交管支队一大队民警宋明远在武定西路万航渡路执勤时,发现市民穆某驾驶非机动车闯红灯。面对交警的拦截手势,穆某并未立即停车,宋明远迅速上报指挥中心启动联动机制。正在康定路万航渡路执行临检任务的曹家渡派出所民警接到指令后,仅用3分钟便在路口成功截停穆某。
处罚过程中,民警同步开展交通安全普法教育,向穆某阐明闯红灯的危害,并告知其配合执法的义务。经过教育,穆某当场认错认罚,签署处罚文书,并表示将吸取教训、规范骑行。
“通过交警与派出所警力深度融合、优化勤务部署,我们形成了发现、追踪、拦截、教育的全流程执法闭环。”静安公安交管部门介绍,“示范区”内已实现重点路段全天候监管,强化执法力度的同时,注重普法教育和安全引导。
数据显示,今年3月1日至4月15日,“示范区”内共查处闯红灯、逆行等六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近2万起,道路交通秩序持续改善。
“示范区”同样对交通组织和路政设施提出明确要求。位于“示范区”内的华山路愚园路路口,车流量大、行人过街需求也多,人车抢道时有发生。市民胡先生深有体会:以前,开车从华山路右转到愚园路,为了礼让南北向通行的行人,一个绿灯信号只能过去两三辆车,“后面车子排队老长的”。
现在,华山路愚园路路口的信号灯调整了运行模式:南北向绿灯时间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南北向绿灯时间为61秒,行人绿灯提前10秒结束;第二段,南北向绿灯时间设为20秒,其间只允许车辆通行;第三段,南北向绿灯时间为50秒,行人通行时间同样提前10秒结束。这样一来,转弯车辆就有了单独的通行时间,减少与行人通行的交叉冲突,路口排队车辆实现有效分流,拥堵现象显著缓解。
“通过调整信号灯配时来优化交通组织,相对来说成本最小,但对区域交通的改善很有实效。”静安公安交管部门介绍,在华山路愚园路路口试点后,信号灯“早闭”措施陆续在“示范区”的其他重点路段推广,交通秩序得到改善。
源头管理破解“职业违法”
中午12时20分许,北京西路近万航渡路,沿街的餐饮店铺进入用餐高峰时段,一些店门口,顾客在人行道上排起长队。同样忙碌的外卖骑手却在这里慢了下来,推行着电动自行车,停放到挂有“非机动车临时停放点”标志牌的区域。尽管人行道并不宽阔,但人和车的冲突缓和不少。
“以前用餐高峰的时候,这里的人行道经常被堵得水泄不通。一些外卖骑手为取餐方便,把车在门口一放,也不管挡不挡路;还有些骑手按着喇叭在行人中间穿梭骑行,碰到人的事情时有发生。”朱迅骅回忆,为了维护道路安全和通行秩序,交管部门只得增派人员驻守管理。然而,尽管牵扯大量警力,但因道路条件限制、外卖车辆数量庞大,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让外卖车辆慢下来、停下来,是消除隐患和冲突的关键。“处理这个问题,一定要疏堵结合,要充分考虑骑手的需求。”借鉴交通大整治以来的管理经验,静安公安交管部门决定在北京西路启用“P+W”(集中停车+短途步行取送餐)模式——在人行道划定专门的外卖车辆停放区域,安排人员做好管理,引导外卖骑手停车后,步行到商家取餐。
“这边从停车点到店里的距离都比较近,我可以接受这个管理方式。”外卖骑手郭先生的配送范围主要在静安寺附近,他认为划定外卖车辆专门停放区域的做法“挺合理的”,停车位也比较充足。“跟以前直接停在店门口相比,肯定麻烦一些。但现在有地方让我们停车,不用在人流中穿来穿去。”
不只北京西路,餐饮店集聚的道路、商圈,以及依赖外卖的写字楼,用餐高峰时段,类似矛盾同样激烈。在排摸相关区域外卖车辆停放需求的基础上,静安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属地派出所,通过协调物业、街镇等方式,为外卖车辆设置专门停放区域。目前,位于“示范区”内的金鹰广场等餐饮商铺集中区域、路段,已建成6处“P+W”停放点。
“交通违法只是表象,严管不能只盯着路面,要从源头入手。”静安公安交管部门介绍,快递、外卖等行业,是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大头”,“职业违法”现象存在已久。“一方面他们的工作以非机动车为交通工具,另一方面部分从业人员对交通法规特别是上海的地方法规不熟悉。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收入与速度直接相关”。
如何破解“职业违法”难题?静安公安交管部门主动跨前,建立警企联络平台,进入相关企业宣传交通安全法,督促企业加强对外卖骑手的教育培训。近期,还联合企业推出“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由外卖企业派出志愿者,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辅助交警参与现场管理,尤其是对外卖骑手群体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劝导。
https://www.cnr.cn/shanghai/tt/20250520/t20250520_527177039.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