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蓝色引擎” 广州船舶制造业向海图强

新华社客户端广州5月20日电(记者赵紫羽)2024年广州船舶制造业工业总产值预计超500亿元,同比增长超8%。作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广州依托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激活“蓝色引擎”,推动船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简称“黄埔文冲”)龙穴厂区,工作人员正忙于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交付前的收尾工作。

“苏海1号”于2023年初由黄埔文冲开工建造,船长249.8米、型宽45米、型深21.6米,是一型集养殖、捕捞和加工高价值鱼种功能于一体的海上智能养殖设施。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船15个养殖舱24小时不间断地换水,保证了水质是新鲜的外海水;兼具网捕和泵吸等成鱼起捕方式,可实现鱼苗计量入舱、成鱼转舱、按重分级、活鱼转运等作业需求;船上配置的大型智能加工车间可实现渔货的冰鲜、冷藏两种加工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最快24小时内将极致新鲜的产品送达国内主要消费市场。

此外,“苏海1号”还可实现水、氧、料、光、污五要素智能集控与管理,保障鱼苗在船上健康茁壮生长。预计2025年年底“苏海1号”投入运营,满载养殖时年产量为8000吨,可大大降低中国内地海鲜消费市场对冰鲜三文鱼的进口依赖。

黄埔文冲始建于1851年,见证了中国船舶工业的沧桑巨变。如今,黄埔文冲是全球领先的支线集装箱船建造基地,国内最大的公务船建造基地,还是高端智能无人海洋装备领域先行者,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气体船、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基础产品建造基地。

在广州船舶制造业的创新版图中,中船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广船国际”)书写了生动实践。由广船国际建造的我国最大光伏能源+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近日在广州南沙港海嘉汽车码头命名并交付首航,搭载约4000台国产品牌汽车驶向欧洲。

“汽车运输船建造是我们近三年才进入的领域,短期内我们已经实现手持订单、完工交付弯道超车。”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学科带头人、汽车运输船项目部项目副总监林九悦介绍,目前,广船国际拥有自主研发设计船型最多、系列最全、性价比最优的液货船产品,被评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高端客滚船交付纪录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半潜船制造商,国际市场占有率达50%。

从图纸到巨轮,船舶行业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离不开设计者对卓越的求索。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中船集团第六〇五研究院是中船集团在华南地区的唯一一家舰船总体科研设计研究院,是广东省高性能船舶和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设计产品涵盖防务产业、船海工程及应用产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高速高性能船舶、智能绿色船舶、海工系泊系统三大技术特色。

日前,由中船集团六〇五院设计、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香港新一代集装箱环保运输船—216TEU 集装箱环保运输船“岸旋II”号成功完成航行试验。“岸旋II”号总长93.0米,船宽20.8米,载重4320吨,采用柴油电力+锂电池的混合动力模式,具有高效动力与节能环保优势。

在此次试航过程中,充分验证了卓越的设计性能,航行动力强劲、性能稳定,航速等主要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振动和噪声控制表现尤为突出,在船舶高效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船将用于香港城市生活垃圾的高效转运处理,守护香港的蓝天碧海净土。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船舶和海洋工程是广州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未来广州将着力强化研发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550519

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