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沽源乡间,摊铺机的轰鸣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在闪电河乡新民居旁,新铺的沥青路面泛着油亮的光泽,宛如一条黑色丝带蜿蜒向远方。这是沽源县2025年首批“四好农村路”施工现场,12条总长35公里的乡村公路正同时动工,将为8个乡镇的13个行政村送去出行变革。
而在更广阔的县域版图上,一幅“高速穿境、铁路轰鸣、公路成网”的交通画卷已悄然铺展,让这座坝上小城正经历从“交通末梢”到“区域枢纽”的华丽转身。
乡间公路串起万家灯火
在四人沟村,68岁的王大爷看着机械设备往来穿梭,心中充满了憧憬:“过去拉点莜麦去镇上,三轮车要颠一个小时,这路修好了将来可就省事了。”他脚下的3.9公里沥青路,是此次“四好农村路”的重点工程之一。项目不仅给老路“穿新衣”,还为偏远村落新建水泥路,由“毛细血管”到“主动脉”的升级,在沽源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1.4亿元,新改建了农村公路总计110公里,使得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增加至1863公里。此外,还投资3.28亿元用于村街道路的建设,总面积达到302.88万平方米,让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上硬化路。如今驾车穿行沽源乡间,只见沥青路在草原与农田间起伏,太阳能路灯沿着县道整齐排列,满载蔬菜的冷链车与载着游客的旅游大巴擦肩而过,勾勒出“出门有路、路路畅通”的乡村新图景。
如果说农村公路是“神经末梢”,那么国省干线就是“血管动脉”。省道S301白土窑至县城段施工现场,挖掘机正挥舞长臂填筑路基,远处的桥墩已拔地而起。“这条路为双向四车道,建成后将成为沽源西部的景观大道。”项目主管副局长马玉龙介绍。作为“三横六纵”路网的关键节点,沽源境内7条国省干线总长388公里,与海张、张承、二秦3条高速形成“黄金三角”,让沽源到北京的车程缩短至3小时。更令人期待的是太锡铁路的进展——这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命线”上,沽源段桥梁隧道工程已全面展开,未来高铁站将成为连接草原与都市的新门户。
民生温度融入交通细节
每天清晨五点半,沽源县11路公交车准时发车。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乘客上车时无需投币刷卡——自2023年起,沽源实现城市公交全民免费乘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73台公交车在9条线路上穿梭,500米半径内必有公交站的布局,让“免费出行”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
乡村出行同样迎来品质升级。19条农村客运班线、194个候车亭构成的“村村通”网络,让偏远村落也能按时坐上“便民车”。闪电河乡的客运司机陈浩每天往返3趟,车厢里常常塞满村民的农产品:“以前路不好,客车开不进来,现在每周都有固定班次,老乡们的莜面、胡麻油不愁卖了。”更贴心的是公路养护的“绣花功夫”:全县每年整修885公里路肩边坡,在公路两侧栽种13万株花卉,让每条路都成为“车在画中行”的景观带。冬季清雪更是一场硬仗——675台次机械、657人次清雪队伍,确保冰雪天公路始终畅通如砥。
车轮转动激活县域经济
在闪电河乡的蔬菜大棚基地,菜农们正将刚采摘的西兰花装车。新修的沥青路直通高速口,让这些“坝上鲜蔬”12小时内就能摆上北京市民的餐桌。“路通了,订单翻了三倍。”合作社负责人张建军算起账来:过去因道路颠簸,蔬菜损耗率高达15%,现在全程冷链运输,损耗率降到5%,每亩效益增加800元。交通红利催生的不仅是农业升级,更让沽源的生态资源变成“真金白银”。草原天路沽源段的规划图上,一条蓝色虚线蜿蜒穿过老掌沟与闪电湖,串联起9个重点景区,形成“快进慢游”的旅游环线。2024年全县旅游接待量突破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1亿元,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功不可没。
最具想象力的变革发生在太锡铁路沽源站周边。一片开阔的空地上,综合物流枢纽基地的蓝图已初具雏形。这个集铁路货运、公路中转、冷链仓储于一体的“超级枢纽”,将成为京津冀对接晋蒙的“物流驿站”。“蔬菜、新能源装备都能在这里中转,预期年产值突破两亿元。”县交通局负责人展望道。当交通不再只是基础设施,而成为产业升级的“加速器”,沽源的发展逻辑正发生根本转变——从“借路通行”到“以路兴业”,一条条公路正在激活县域经济的“满盘棋”。
暮色四合时,沽源县城的公交仍在穿梭,乡村公路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从县城高点俯瞰,高速公路如银链穿越草原,农村公路似蛛网遍布村落,太锡铁路的桥墩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这是一座因路而兴的城市的日常,也是千万公里“四好农村路”编织的中国故事的缩影。当车轮碾过泥泞,当坦途通向远方,沽源人正踩着交通升级的鼓点,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http://www.zjknews.com/news/202505/28/463363.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