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校赋能共建支点——2025全国主流融媒湖北高校行”大型主题活动走进湖北经济学院。来自全国30家主流融媒记者共同感受这座财经高校在新时代奏响的“创新奋进曲”。
2025全国主流融媒湖北高校行走进湖北经济学院
奏响“创新奋进曲”共绘“新财经”发展蓝图
全国主流融媒记者探访湖北经济学院。杜薇摄
作为湖北唯一的省属公办财经类高校,湖北经济学院坚持“课实报国”传统,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实现了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三大跨越,在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创造了乘势而上、快速发展的“经院现象”。
在媒体座谈会上,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慧刚向媒体记者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新财经”改革的实践和成果。当前,湖北经济学院正在以“新财经”改革为龙头,扎实推进“学院升大学”“硕点升博点”的“双升”战略目标,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何慧刚希望媒体朋友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深入地走进湖经、感知湖经、读懂湖经,共同挖掘、提炼、传播更多“湖经好故事”“湖北高校好故事”,为湖北“建成支点”汇聚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互动问答解疑惑实地采风探实效
媒体记者互动问答环节,记者们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新招生政策”等方面进行现场提问。
一直以来,湖北经济学院聚焦聚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三有三实”人才。华声在线记者朱倩萱围绕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创新举措发问:“如何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实践、实用、实干人才?”
全国主流融媒记者探访湖北经济学院。杜薇摄
“学校以新财经改革引擎驱动,重构顶层战略;革新人才培养方案,重塑立体化课程体系;成立新财经创新人才实验班,实行小班化项目制教学;打造现代产业学院集群,构建协同育人生态;建立微专业体系,灵活适配新经济需求;构建‘校本知识点库’与‘AI知识图谱’,实现课程内容数字化重构。”湖北经济学院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现已形成“价值引领—数智赋能—产教融合”的可复制范式,以培养“三有三实”人才。
“学校是如何精准把握区域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未来网记者徐东继续追问。
湖北经济学院研究生处相关负责人回答:“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遵循‘抓重点、强优势、创特色、促交叉’的学科建设思路,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深度对接‘51020’现代产业集群,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建强学科平台、推动学科交叉’三大核心举措,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与服务贡献能级,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等新兴战略领域,积极贡献‘湖经智慧’和‘湖经方案’。”
全国主流融媒记者探访湖北经济学院。杜薇摄
潮新闻记者唐峰现场提问:“湖北经济学院在服务湖北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
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聚焦聚力发展学术生产力,社会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积极融入湖北省战略响应‘百校联千企’号召,通过技术赋能与成果落地,助力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积极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已建成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数字金融创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55个科研平台。”湖北经济学院将继续立足湖北办大学,办湖北的经济学院,擦亮经院品牌。
座谈会尾声,湖北经济学院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学校2025年最新招生政策:2025年本科总计划增加380人,招生规模适度增加;人才培养质效持续提升,新增3个“新财经”改革学科交叉融合实验班;与美国弗罗斯特堡州立大学合作设立的湖北经济学院弗罗斯特堡碳经济与数据科学学院获批,创新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全国主流融媒记者探访湖北经济学院。杜薇摄
随后,媒体代表们还到新财经交叉学科研究院、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楚菜研究院开展实地采风,深入了解学校在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办学实效。
http://edu.yunnan.cn/system/2025/07/01/033531541.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企报业网(ZQBY.NET),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企报业网(ZQBY.NET)”。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企报业网(ZQBY.NET)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企报业网”(ZQBY.NET)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报业ZQBY.NET)”的文章和图片作品,均为中企报业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中企报业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