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差不多”变成“差一点都不行”,解码塔斯汀食品安全的“强迫症”哲学

初入餐饮江湖,面对品牌严格的食品安全稽核,塔斯汀加盟商龙玉(化名)的心常常悬在嗓子眼。那时的他,不仅是个行业“小白”,更对公司近乎严苛的标准充满忐忑——“规定这么多,如果一步没做好就很可能闭店整改几天”,这种源于对规则敬畏和自身工作未达标的“怕”,曾是他最大的焦虑。

如今,稽核团队在龙玉眼中,不再是“找茬者”,而是最可靠的质量守护伙伴。龙玉经常主动向经验丰富的门店请教,汲取多方实战智慧;积极参与“标准触达”项目,将纸面的操作规范转化为肌肉记忆,让“差不多”无处遁形。这一系列环环相扣、 “较真”到底的举措,不仅改变了龙玉对食安管理的认知,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如今,他在湖南地区成功运营的7家塔斯汀门店,凭借始终如一的安全品质与稳定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信赖与赞誉。

同样面对稽核,塔斯汀加盟商严斌(化名)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开心。严斌清晰地记得与稽核的第一次“交锋”。那是一个工作日的深夜,稽核到店向他发出了整改的通知,而且要求尽快完成。看着忙碌了一天、面露疲色的店员伙伴们,严斌和合伙人做出了决定:让员工们先回去休息,他俩留下完成整改任务。这一干,就从凌晨1点半一直到清晨6点。“肯定会有不理解,”严斌回忆说,“毕竟自己家里都没打扫得这么干净过。”虽然如此,看着整洁干净的冰箱,没有油污的扒炉,就连墙壁都擦得锃亮,他的心里又有些高兴,“毕竟知道标准了”。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8-19/doc-infmntce9203251.shtml

编辑:徐豪